图片: 黄仔
撰稿: 六普
外编: 海芋
快节奏生活里,谁还没点小病小痛?胳膊酸了,揉揉;脖子僵了,按按;肩膀硬邦邦,一顿捶打舒筋活血。仿佛只要一双巧手,就能捏走996的劳累、外卖的脂肪和领导给的压力。
然而,你以为在享受人生巅“捏”,其实有可能在走向“卒中”边缘!
最近两条新闻看得人后脊梁一凉:
#26岁程序员按摩后确诊#
图片来源:@海报新闻
#女子在家按摩致脑梗险丧命#
图片来源:@荔枝新闻
年轻人脑梗,这一般很少见的啊?到底是怎么回事?按摩不是保健养生的吗?怎么就能按出脑梗?
今天我们就来一本正经地唠唠这个话题:颈部按摩,真的不是人人都能随便“上手”的!
“揉一揉”更舒服?
先说新闻里的26岁程序员。这位小哥常年久坐,颈肩僵硬如板砖,一次在按摩馆里“爽完”后,突然出现头晕、恶心、说话含糊,一查——脑梗死。医生明确表示,可能跟他这次颈部按摩有直接关系。
还有那位在家自己按脖子的女子,在沙发上边追剧边“搓一搓”,结果突然失语、嘴角歪斜,吓坏了一家人,紧急送医抢救后才捡回一条命。
这可不是个例!近年来,因按摩导致脑梗的病例并不少见,且集中在一个部位:颈部。
为什么颈部按摩会导致脑梗?
听起来不可思议吧?不就是按按肩、捏捏脖子,怎么就能得脑梗?其实,这是有严谨医学依据的,下面这段知识,建议大家人手一份。
动脉夹层:血管“内伤”埋下隐患
颈部血管,尤其是椎动脉和颈动脉,就像输水管,负责把富氧血液送进大脑。一些暴力按摩、强扭脖子的手法,可能造成血管内膜撕裂,也就是所谓的动脉夹层。
动脉夹层是指动脉内膜撕裂,血液就可能进入撕裂的血管壁中,形成“假腔”,血流被误导,脑供血中断,脑梗就来了。
图片来源:giphy
另外,椎动脉路径特别绕,从颈椎横突孔穿过,经枕骨大孔入颅,为脑干、小脑、枕叶等区域供血。动作不当很容易“踩雷”。
而且椎动脉容易受到机械牵拉,若伴有旋转牵拉、过度屈伸或用力按压,可能诱发血管内膜撕裂形成夹层,或者造成损伤后血管生成。
咱可别看自己年纪轻轻,不在乎这些,你要知道,血管脆弱起来,可不讲任何情面。
斑块脱落:像是“定时炸弹”碎裂
许多人,特别是有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之类基础病的中老年群体,颈动脉内早已有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,这种斑块平时藏着掖着,没事,但在按摩时受到直接刺激时容易脱落,特别是颈总-颈内动物分叉处,该部位受血流冲击大,而已也是体外可触及的重要大血管。
这些脱落的斑块碎片随着血流“上头”,一旦卡在脑内动脉,就造成脑梗了,而且这类梗死通常来得急、范围大、后果重。你以为在放松,其实是被“偷家”。
血管机械性压迫和撕脱
更极端的情况是,血管被彻底撕脱,这就像一根水管被人从墙上拽下来,不仅供血停了,还可能造成大出血或脑干缺血死亡,速度快得连抢救时间都不给你。
安全缓解颈部不适的“科学姿势”
说到这里,有人可能想哭了:那我们这些每天对着电脑,脖子像木头一样的人,岂不是无解了?
别急!按摩虽有风险,但科学方法还是有的。关键是:别瞎按!
个人缓解办法
热敷:用热毛巾敷在后颈10分钟,可以有效缓解肌肉紧张,促进血液循环。
颈部拉伸:轻柔地做颈部左右转动、点头、仰头动作,每次10秒左右,不要用力过猛。
工学姿势调节:电脑屏幕抬高,坐姿端正,每工作1小时活动5分钟。
合适的枕头:睡觉时保持颈椎自然曲度,过高或过低的枕头都可能导致颈椎负担增加。
专业方案别心疼钱
实在不行,就去正规医院的康复科、疼痛科、理疗科。好歹也是专业出身,手法也有科学指导,再怎么菜,最基本的原则都能把握住,不会把你送上ICU。
而不少按摩馆,培训几周甚至是几天就“持证上岗”,实际却是“随机发力”,你指望他熟悉动脉解剖结构,基本等于指望AI能做饭。
这些“人体禁区”要牢记!
真的不能乱按!
人的身体不是游戏机,不能随便“调试”。下面这些区域,是公认的高风险“按摩禁区”,不管是自己动手,还是外人“服务”,都要小心为上!
颈部(这部分内容咱们在上面说过了,这里不再赘述,脑梗重灾区)
脊柱(尤其是胸腰段):
椎体之间靠椎间盘、韧带、肌肉群稳定连接,一旦某个环节受力不均,可能导致椎体错位(尤其是颈椎、腰椎)、椎间盘突出或破裂(常见于L4/L5、L5/S1)或者椎体骨折或压缩塌陷(尤其是老年人骨质疏松者)。
特别是合并一些潜在病变的人群,比如骨质疏松、隐性的腰椎间盘突出或者有脊髓血管畸形等的人群,更是要慎重。
眼睛周围:
眼眶是极为复杂结构构成的,不太能经得起捏按压。按揉眼眶可能导致眼压升高、眼球震荡性损伤、视网膜剥离甚至视神经损伤。你以为是在“护眼”,其实是在“爆眼”。
我们从小学开始官方不就教了大家正儿八经的眼保健操吗,那个免费,效果还好,专业。
图片来源:giphy
乳房:
乳腺组织比较脆弱敏感,乱按可能诱发炎症、结节、甚至加剧潜在肿瘤问题。这个我们前期很多文章都已经讲过这方面的问题,也就不再过多去重复了,所谓“通乳腺”,绝大多数都是噱头!
子宫位置(尤其是黄体期):
在黄体期,子宫内膜已经增厚,血管扩张,若外力按摩:可能诱发子宫痉挛,引发疼痛,甚至是黄体破裂。
其他时期可能加剧经血量或提前来潮,严重时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灶破裂出血(比如已有子宫内膜异位症者);影响激素反馈调节系统,打乱周期。部分女性在经期或排卵期按摩腹部,容易刺激子宫收缩,引发月经紊乱、痛经甚至流产风险。需要慎之又慎!
这些人,更要慎重!
前面说了这么多,想必大家也有个底了,那下面这些人,不建议轻易尝试按摩,尤其是各种街头乱七八糟的按摩馆:
有颈椎病变的人:如,按摩可能加重缺血。
有动脉硬化者:血管脆,斑块多,风险高。
骨质疏松患者:轻轻一按,可能骨折。
凝血功能异常者:一揉一大片淤青,甚至出血不止。
长期高血压、糖尿病人群:容易血管产生各种病变,不可贸然在颈部做各种按摩,特别是不专业的按摩。
按摩的确可以带来舒适,但也不是“万金油”。科学按摩,是健康的加分项;盲目按压,却可能成为生命的扣分题。下次你再看到“颈部按摩20分钟,胜过睡觉4小时”的广告,不妨想想那位26岁的程序员,和那位躺进ICU的女子。
本文经授权转载自第十一诊室(ID:ConsultingRoom_11),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欢迎转发到朋友圈。
广升网-广升网官网-哪个平台可以买股票-网上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